通讯员:洪唯源 杨志远 刘旭琪
凌晨三点的出租房里,16个青年忙成一团,他们互不说话,但屏幕常亮,台灯常开,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两周......
“14天的通宵工作,我和我的团队从公司定位到公司项目策划,从品牌敲定到公司营销策略,白天各自外出跑调研,晚上聚在一起讨论方案,策划书改了又改,但是没有人喊过苦累,也都熬了过来,完成了天使轮第一轮融资。”重庆沙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经伦说到。作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7级本科生,从创业者到学生再到创业者,他便是大学生创业的标志性人物。
(图为重庆沙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经伦)
大学生创业意向逐年攀升 创业资金受到局限
数据显示,2020年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39.8%,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10.6个百分点;其中,有近60%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创业氛围较好。这当中,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、以及当代大学生喜欢挑战成为主要原因。这种挑战往往来自于创业资金的局限。
面对高涨的创业意向,创业启动基金成为重要的创业“痛点”。从数据来看,15.7%的创业大学生创业资金较为有限,不足2万元,另有62.9%的创业大学生资金不足10万。
对于大部分创业项目而言,大学生所能承担的启动资金距离实际运作所需资金仍有一定缺口,这也成为大学生创业受阻的重要原因。
国家“六稳工作”制定 高校“四个层面”落实
针对大学生创业所遇难题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7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指出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全面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应对疫情冲击和发展环境变化,必须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入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,重庆市西南大学以以下“四个层面”创业政策落实国家相关方向制定。
西南大学校团委副书记、创新创业工作负责人、罗亮副教授谈到: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层面扶持,学校会对接市区政府获得专项资助,比如北碚区政府的“清风贷”,无息额度在10万到20万。这是资金层面的政策利好。”政府资金扶持加上相关无息贷款支持,大大减轻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压力。
“另外高校会从创业场地层面支持,校内相关加分激励政策,以及相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能力培养等三个层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。”罗书记谈到。
(图为西南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罗亮老师)
在国家政策和高校鼓励下,大学生创业热潮如期而至。
“三年”创业“一”初心 前行路上应明确价值取向
大学生创业热潮下,“沙鼠科技”走进大众视野。
“当我的同学在准备高考的时候,我已经创办了两家公司,当我的同学大学毕业时,我才重新准备高考,考入西南大学。”沙鼠科技董事长周经伦说到。
“两上央视 三上热搜”让这位大学生创业者广泛收到媒体关注,他的“沙鼠科技”致力于创建中国最一流的洗护企业,让干洗成为家庭标配,将洗衣机赶出家门。从当初的16个创业青年发展到如今62位合伙人的创业公司,沙鼠科技一年内几乎包揽了团中央、互联网+、创青春等十余项创业大奖。但是创业势头增强,给予沙鼠科技的压力也不断增大。
(图为沙鼠科技2021年启动会)
“面对着逐年增加的创业压力,沙鼠科技就是保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,作为老牌创业项目仍然能够屹立不倒,靠的就是真正的将创业当作创造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。”周经伦谈到。
“创”造社会价值 端正价值取向
“为了创业而创业”已经成为了外界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的诟病之词。但这种现象却真实存在着,并且不占少数。
罗亮副教授面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他说:“为了创业而创业没有实质性错误,他只是通过创业来参赛来拿奖金,这种不算是乱象,只是大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的一种。但我们大学生如果真的想要踏实创业,必须端正价值取向。我更提倡是创新引领下的创业,创造社会价值,提倡这种‘创新’创业。”
但现今阶段,大学生创业正隐藏着只“创”不“新”的乱象。
“创业”不“创新”出乱象 “三个问题”考虑生涯平衡
“创业离不开创新,创新是创业的有效推动力。”西南大学青创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称。
(图为“创青春”创新创业大赛现场)
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,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被激发起来,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对于创新创业国家政策同样提供大力支持。但大学生专业以及文化素质欠缺、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质量直线下滑,急转直下。
罗亮副教授指出:“国家提倡的创新创业是‘创新’引领下的创业。要有一定技术壁垒支持之后再去创业,国家提倡的创业不是摆地摊,不是一些低端的重复性的低质量创业,所以大学生要回到创新创业本身,一定要问自己几个问题,才能继续前进。”
第一个问题是:自己为什么想要创业?罗亮副教授指出,如果自己的创业只是为了赚快钱,那就急需审慎应对。因为创业九死一生赚快钱不易。
第二个问题是:自己凭什么能够创业?专业技能的积累以及核心技术的掌握才能支撑创业之路不断前进,才能使得创业拥有一个长远的护城河。
第三个问题是:自己能不能够持续的投入进行创业?一旦真正创业,将会涉及到未来的学业平衡、家庭的平衡和工作的平衡等,面临一个全方位生涯问题。
(图为相关评委观看与周经伦洽谈)
罗亮副教授说到:“创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考量,而不是仅仅只是凭着创业的一种激情的投入,所以我个人觉得大学生如果要给到他们三个建议的话,问清楚这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创建,凭什么能够创业,能否持续的投入进去创业。”
屏幕未暗,灯未关。从16个青年的忙碌到62个青年的追随,大学生创业,你真的做到了吗?
“创”在何处?不变的初心、正确的价值取向、创新的核心概念、平衡的生涯问题......从创新到创业,从创业到创新,这其中之路,路中之理,亟待探究。